•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开维商机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技 » 正文

    轻触开关的挑选方法 广东开关厂家生产轻触开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5 08:59:20    浏览次数:9    评论:0
    导读

    挑选方法轻触开关的好坏影响因素,主要关键在于轻触开关的防护性、可焊性、导通可靠性、寿命、手感、生产工艺和安装尺 寸等方面因素决定 首先为引脚基材,轻触开关的引脚基材为黄铜或磷铜(低档次的为铁),为降低接触电阻,引脚基本上镀银处理,为银遇空气中的SO2气体会氧化,直接影响开关的可焊性和接触电阻,所以高品质的

    挑选方法

    轻触开关的好坏影响因素,主要关键在于轻触开关的防护性、可焊性、导通可靠性、寿命、手感、生产工艺和安装尺 寸等方面因素决定 首先为引脚基材,轻触开关的引脚基材为黄铜或磷铜(低档次的为铁),为降低接触电阻,引脚基本上镀银处理,为银遇空气中的SO2气体会氧化,直接影响开关的可焊性和接触电阻,所以高品质的轻触开关首先要在引脚的基材镀银厚度和镀银工艺方面进行控制到位,市场上镀银优劣顺序如下:

    镀银厚度:0.3um以上(后银)、0.2um(薄银)、0.1um(镀白)

    镀银工艺:基材预镀镍再镀银、基材预镀铜再镀银、基材直接镀银

    基材镀银后是否有进行保护剂处理或开关是否具备防尘防水功能非常关键,不然即使最好的镀银处理,开关也会被氧化。

    其次导通可靠性关键影响因素是接触点的结构,因为轻触开关的功能是接触点和弹片进行接触导通,那么接触点的接触面越大越好,接触面由结构决定,市场上大概有三类结构,优劣顺序如下:

    大泡(火山口型)"O型接触"、开槽型"2点接触"、平泡型"1点接触"

    第三、寿命和手感是轻触开关的行程和弹片的配合决定的,行程越短声音越轻寿命越长,行程越长则反之,在固定的弹片工艺情况下,主要看行程或声音决定轻触开关的寿命;

    另外,决定弹片寿命的关键因素还是冲压技术,日本台湾的冲压技术在国内已经很比较普及,所以在技术提升情况下,对材料的要求是否进口材料再降低,比如160gf弹片寿命在市场是主要有四种

    5万次左右(国产磷铜或比较落后的冲压技术)、10万次左右、20万次以上(不锈钢)

    第四是生产工艺,有了配件之后最终影响品质的就是组装工艺,组装工艺要靠生产公司的管理能力、员工质量意识和品质保证能力等因素决定,不同保证能力出来的最终产品品质肯定不同,市场组装方法有人工和机器,机器组装成本低但产品品质低,人工组装成本高但品质也高。

    第五是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的方法和项目也影响最终轻触开关的品质,比如是外观、手感、导通、电阻等项目是抽检还是全检,比如一些大厂要求的废品率是PPM来衡量的或零缺陷,就要在出厂检验设置全检后还要设置抽检或品质

    寿命测试

    主要测试开合的次数,直至损坏,如果不用手动可用1个小电机带动偏心开合开关,用计数器记录次数!此开关要求安规认证是必须的,产品在国内销售的话用CQC,国外的话看具体销售去哪一个国家,如美国UL,加拿大CUL,欧洲国家有VDE、ENEC、TUV等安规认证。国产弹片寿命:5-7万次 进口弹片单面复银寿命:大于10万次 不锈钢弹片大于50万次高寿。

    性能测试

    主要测试轻触开关的耐焊性能、耐冷性能、耐温性能及耐湿性能

    一、耐焊性试验:

    1、可焊性试验:

    方式:将焊接脚泡入锡池约2mm深,测试温度约为230±5℃,保持时间为3±0.5秒。

    结果:所泡焊脚部分80%以上将被锡覆盖。

    2、耐焊性试验:

    方式:焊炉焊锡的温度控制在260±5℃,过炉焊接的保持在时间5±1秒于(基板)

    手焊接的时候温度控制在350±30℃,时间为3±0.5秒但不能对焊接脚施加异常压力。

    结果:开关无变形,能满足于电器性能。施加异常压力此项结果作废。

    二、耐冷试验:

    方式:在零下20±3℃温度环境中放置4天时间,再放在正常环境中,30分钟后进行测试。

    结果: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均处在标准范围内,且无任何迹象显示开关性能损坏。

    三、耐高温试验:

    方式:温度在280±30℃的环境下,产品存放2-3分钟取出,待散热后测试其手感、电阻。

    结果:电阻、克力回弹、外形等;均无任何损坏迹象显示。开关使用性能依旧无损如初

    四、耐湿试验:

    方式:在40±2℃ 90-95%RH环境中放4天时间,再放置在正常环境中,30分钟后进行测试。

    结果: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均在标准范围内,且无任何迹象显示开关性能损坏。

    五、温度交变试验

    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循环五次后再置于正常环境中30分钟后进行测试;

    对比区别

    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轻触开关主要有:冲压--注塑--清洗--装配--成型--检验等工序;而薄膜开关的工艺主要为:丝印--模切--装配--检测等工艺。二者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都很高,相对而言,使用防尘等级越高的车间生产对产品品质越有保障。薄膜开关要求高精密度,要求各零件的配合精确,对产品的外观、颜色也很挑剔。而轻触开关则要求对精密程度更高,因为各零件的配合直接影响到产品描能及手感,对产品的性能方面的要求非常的高,但是对产品的外观、颜色不如薄膜开关挑剔。轻触开关成本及价格相对较低,不因市场原材料波动产生大的价格调整;而薄膜开关相对价格高,体积大,受原材料价格因素影响较大。 轻触开关与薄膜开关均属于功能性的开关,轻触开关是使用时轻轻点按开关按钮即可使开关接通,当松开手时开关即可断开,其内部结构是靠金属弹片受力弹动来实现通断的。薄膜开关是一种自身带线路的按键,通常最上层是由PET或PC等等材料组成的有文字或图案的面板,下层是可导电的线路,中间一层是模拟开关形式并起隔离作用的由PET材料作成的双面胶,最下层部份通常是PET材料上触点及连接线路。用手指按表层的按键部位时,其按键触点与下层部位的触点相对应部位接触而形成电流连接。

    轻触开关体积小,属标准件,尺寸及相关参数须结合行业标准,颜色也比较单一;而薄膜开关则可根据客人要求,订做不同大小、外观及颜色等,使用更方便、灵活。薄膜开关柔软性好,封闭式结构及防水构造,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轻触开关不能独立产生功能,必须与PCB线路板配合使用,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开控制系统;而薄膜开关则是将面板、开关、导电线路整合在一起,能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开关解决方案。

    基本参数

    工作温度范围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30℃to+85℃

    额定电流Rating:50mA.12V DC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 100MΩ min.100V DC

    介电强度Dielectric strength: 250V AC for 1 min

    接触电阻Contact resistance: 100m Ω max.

    行程Travel: 0.25±0.05mm(硅胶行程 >1.0)

    操作力度Operating fore:90gf/180gf /250gf/400gf

    寿命Life time:1,000,000 cycles(依产品而定)

    分类

    轻触通俗的说,就是轻轻接触。那么,轻触开关也可以理解为,轻轻接触开关就可以控制开关的通断,即轻轻按下开关接通,松开即断开。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家电设备、楼宇自动化、车载设备、数字影音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

    1.密封型直插式轻触开关

    采用密封结构,引脚为直插式,故为密封性直插式轻触开关。防尘、防水能力很强,

    奥飞诺(东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开关连接器厂家,有着十多年的开关.连接器的制造经验。主要从事多功能开关、轻触开关、 微动开关、滑动开关,检测开关、按键开关、拨码开关、耳机/DC插座、USB连接器 USB防水TYPE-C母座 、防水MICRO公头.母座,USB 3.1TYPE-C公头.母座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广泛应用于音响、通讯、电脑、电视、手机、打印机、移动电源.电动玩具,家用电器及其它电子设备。

    品质决定价值,创新改变未来。奥飞诺秉承“专业、诚信、求实、创新”坚持质量为首,客户至上的企业方针,成熟的自动化开发生产能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善的品质保证,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质优、安全、可靠的产品!欢迎各厂商来电洽谈指导。

    联系人:李生

    联系电话:13600977856  18850515318

    QQ3470548516 微信:aofeno888

    网址:www.aofenodg.com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刘沙北路雄胜科技园A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kaiweidianji.com.cn/news/show-6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24-2099 开维商机网 www.kaiweidianj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